2024年,创新创业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,以开拓创新、务实笃行的精神,紧扣“五聚焦五融合”的发展理念,全力奔赴创建“五个一流”双创标杆的征程,一路披荆斩棘,成绩显著。
一、聚焦党建引领,融合育人初心,打造一流双创育人体系
学院始终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。全年组织党员集中学习8次,意识形态研判会4次,切实提高党员政治理论水平。同时,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、同部署、同落实、同考核,让党建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红色引擎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创业观,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二、聚焦课程革新,融合教学创新,构筑一流双创课程体系
1.完善课程设置,创新教学模式。《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》通识必修课开设59个班级,惠及5984名学生。新增《跟党学创业》与《大学生公益创业》2门通识选修课,共3个班级。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打卡活动,吸引近7000人次参与。
2.融合新媒体资源,提升教学成效。创新创业学院官微全新上线,利用腾讯元器创建智能体“小创”,24小时为师生提供海量资源,为师生知识储备“加餐”,创新能力“充电”。
3.强化教学督导,保障教学质量。开展2期教学检查,组织教师召开4次专题会议,将审核评估要求融入日常工作。
三、聚焦师资培优,融合科研实践,锻造一流双创师资队伍
1.多元培训,提升教师能力。学院坚持“引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相结合,32名教师参与《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》课程授课,聘请2名校外企业家担任导师。先后选派23名教师参加广西双创网上学堂研修班等多项培训。
2.科研促教,实现协同发展。2024年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成功斩获自治区级教改项目1项。
3.赛教结合,提升教师技能。承办多项赛事,在2024年全区高校就业创业课程“精彩一课”教学大赛中斩获3个二等奖、1个三等奖、1个优秀奖,且获优秀组织单位;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选拔赛中,1组教学团队获三等奖。
四、聚焦实践拓展,融合赛事组织,塑造一流双创实践平台
1.强化项目培育,打造优质项目。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61项,其中国家级65项、自治区级151项、校级45项。完成465项大创项目验收结题工作。
2.全力推进项目,提升项目质量。举办优秀项目成果展1次、开展中期检查1次、组织师生入企交流7次、开设校外专家训练营6期等,多管齐下强化指导。
3.精办各类赛事,以赛促学促创。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、“挑战杯”、中华职业大赛等赛事中,累计获得广西赛区2金、7银、36铜,1个项目获国家级铜奖。广西志愿服务项目大赛、残疾人青少年就业创业大赛等赛事均获三等奖1项。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中,肿瘤热疗项目获优秀奖,智慧“碳”索项目获优胜奖及全国总决赛优秀奖,彰显学院教学成果与学生实力。
4.升级基地建设,拓展实践空间。校内双创空间逐步升级,崇德楼路演大厅、创客运营中心投入使用。校外基地不断拓展,新建28个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,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。
五、聚焦乡村振兴,融合开源节流,彰显一流双创社会价值
1.开源节流成效显著。承办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班7个,到账金额近100万元。
2.积极搭建校企、校研、校地合作平台。选派干部到兴业县挂职,助力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。共建农文旅电商平台,培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食用木薯工厂,骏源水产、鸿运香柚、茗韵茶业等项目取得显著成绩,葵峰公司“兴业红”荣获国家级荣誉,以双创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。
2024年,创新创业学院在各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,但双创教育之路总是挑战与机遇并存。展望2025年,学院将坚守创新理念,为学校与社会发展倾尽全力、再谱华章。